时间:2017年7月9日
传承发展民萃文化,服务甘肃实体经济——甘肃文交民萃中心正式启动
2017年7月9日上午,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民俗民萃文化板块——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在甘肃省文交中心交易大厅正式启动,甘肃文交中心业务与技术联席会主任温新续、甘肃文交中心副总经理徐英、副总经理郭炳成,甘肃文交中心交易部副总监马琰,甘肃文交民萃中心运营负责人文杰,西游文化董事长王平波,以及伏羲书院院长王友璧等多位艺术家应邀出席。启动仪式上,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合作贸易商——甘肃西游文化正式与伏羲书院书画签订书画订购协议。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路段,东西方文化都在甘肃碰撞过,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一带一路”上的甘肃这个重要节点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此良好氛围下,甘肃文交民萃中心顺势而生。民萃中心秉承了省文交中心“文化对接资本,交易提升价值”的宗旨,以盘活全省文化资源、服务全省文化企业、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为己任,将深度挖掘大西北民俗民萃经济价值,帮助实体企业去库存,带动文化走出去,经济带进来,促进甘肃形成面向中、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甘肃文交民萃的合作贸易商——甘肃西游文化本次与伏羲书院签约的这批创作者,是7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甘肃当代实力派中国书协会员,他们长年坚持书画创作,其中不乏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书法家,作品蕴含巨大的增值潜力。每期藏品都是这些艺术家按照主题限量创作的精品,并有书法家亲笔签署的质量承诺书,保证了每幅作品的艺术价值、来源真实可靠。
俗语云:“一千年沧桑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八千年文化看甘肃”。甘肃优秀的民俗民萃产品不胜枚举,而民俗民萃只有“走出去”对接大市场,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播。近年来,甘肃文交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致力将甘肃的民俗风情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经济支撑,甘肃文交民萃中心的成立能更加专业的服务于此,未来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将发挥交易中心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响应甘肃省政府“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度挖掘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号召,落实“去库存、降成本”的政策任务,为促进甘肃省实体经济发展努力!
甘肃文交中心业务与技术联席会主任温新续致辞
甘肃文交中心副总经理郭炳成致辞
甘肃文交民萃中心运营负责人文杰致辞
甘肃文交中心副总经理徐英与西游文化董事长王平波签署文化产品仓储托管协议
西游文化董事长王平波与伏羲书院院长王友璧签署合作贸易协议
启动仪式上,甘肃文交中心业务与技术联席会主任温新续讲到,今天在新的文化产业大发展政策环境下,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应运而生,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一弘扬甘肃乃至全国优秀的民俗民萃的文化为己任,自觉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据建设大军”,文化强国战略的务实创新之举,必将引起世人瞩目。甘肃文交中心副总经理郭炳成讲到,甘肃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地段,东西方文化都在甘肃交汇过,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一带一路”上的甘肃这个重要节点省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科学指导下,致力于将甘肃民俗民萃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经济支撑,今天正式启动的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将深度挖掘民俗民萃价值,专业服务于地方民俗文化走出去,促进甘肃形成面向中、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点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肃文交民萃中心负责人最后讲到,甘肃文交民萃中心自主研发了古丝路创意电商新模式,文化企业委托民萃中心利用互联网,通过运用大数据、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手段对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颠覆性改造,让终端消费者最大化参与商品产销全流程,从而实现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古丝路创意电商模式与传统销售和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在于真正实现去中间化、去产能、0库存,不仅解决了实体企业产品销售的困境,有优化了传统产、转、销的流程,转而将中间环节盈利部分最大化让利给终端消费者。未来甘肃文交民萃中心将发挥交易中心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响应甘肃省政府“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度挖掘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号召,落实“去库存、降成本”的政策服务,为促进甘肃省实体经济发展努力。
现场掠影